关注财经和国际金融局势的朋友,经常会看到或听到“降息”和“降准”这两个词,只要这个消息一发布,金融市场立刻就会沸腾起来。很多人就会像先知一样,提前预测股市会上涨多少,哪些行业会受益。
(资料图片)
与之相反,只要有发布信息说“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者“加息”,市场就会一片悲鸣。今年美联储多次加息,全球吵的沸沸扬扬,不仅导致多个银行倒闭,全球股市也是多次应声而跌!
然而,很多人却不清楚,这其实是金融现象背后,现代经济运行最重要的逻辑:各个国家通过银行体系,调控整个社会的信用规模和经济冷热。
可能很多人会问,国家是怎么通过银行体系来调控经济的呢?
首先,国家通过中央银行来发行货币,然后再经过整个商业银行体系进行吸储、放贷,进行信用创造。
我们如果把经济体看作一个农田的话,银行体系就充当一个巨型的水利工程的角色。在这里面,央行就是那个给农田供水的最大水库,它发行的法定货币就是水库里的水。
我们来看看商业银行充当什么角色?
它是送水途中的各个送水站,直接影响着社会上的信贷规模和经济冷热。
在这个水利工程里面有两个巨大的闸门,一个叫存款准备金,一个叫基准利率。央行要是把存款准备金这个闸门龙头开大一点,或者开小一点,都会让农田感到,水多了或者少了,对于市场就会瞬间感觉到钱多了或者是钱荒了。
存款准备金就是上面说的信用扩张机制,后面我们还会讲基准利率是怎么影响到整个经济的冷热的。都了解了之后你就会明白,这些看上去高深莫测的金融“大词”,其实是和我们的财富、投资、就业,密切相关的。
一、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货币扩张机制
存款准备金:储户要把钱存到银行里,银行再放贷出去,然后形成企业、个人的各种贷款,支持消费生产。因为,每天都有不同的储户有提现的要求,所以银行必须留存一小部分钱出来应付储户提现的需求,留存的这部分钱就叫做存款准备金,这个留存的比例就叫存款准备金率。
控制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就相当于控制水库的闸门,从而控制整个社会的信用规模。
我们会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存款准备金在通过银行体系的循环中,起到一个放大器的作用,存款准备金率有任何一个微小的调整都会引起社会信贷规模很大的变化。
弗格森《货币崛起》这本书里面讲了一个哈佛大学 MBA 学生的课堂实验,完整地还原了这个过程。
在课堂上,找一个学生来代表央行,再找一些学生代表不同的银行和储户。这边央行规定:所有的银行把存款准备金率定为10%,其目的就是银行要留出存款的10%来防止储户提现。
先是央行发行100美元给课堂教授,作为教授的教学服务费,然后教授作为储户就把钱存进了一家银行,银行这个时候就要出10美元,剩下的90美元全部贷出去。
有个同学拿到这90美元的贷款,然后存到了另外一家银行。所有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都是10%,留出9美元作为存款准备金,剩下的81美元再贷出去,如此不断地循环下去。最后我们社会上流通的资金会有多少呢?
很有趣,一定会比你想象的要多。
一笔100美元的存款,按照10%的存款准备金率流通,最后可以让我们整个社会流通的资金达到1000美元。我们看新闻的时候会经常听到,基础货币(M0),广义货币(M2)这样的词。
上面这个例子里,100美元就是基础货币,1000美元就是广义货币,央行发行的这个货币就叫基础货币,在10%的存款准备金率下,通过商业银行体系的循环之后,社会上的货币供应量扩张了整整10倍。这个倍数其实你算一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10,所以也叫货币乘数。
现在大家就知道了,如果央行觉得市场上钱太多,或者太少,央行就可以通过调节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货币乘数。如果现在钱多了,就要收缩一下,央行把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20%,那货币乘数就变成了5。这样100美金的基础货币,在市场上流通的钱变成了500美元。
同理,如果央行觉得经济过冷,就放点水,直接把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到5%,市场流通的钱就变成2000美元。所以说,降准就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也就是央行给经济放水,相对的就意味着收缩。
二、影响货币扩张的几个现实因素
调节存款准备金率可以改变货币扩张的倍数,社会上的钱会成倍地变多或者变少。上面说的那个例子,其实我们给的是一个假设的社会,在现实的生活中,其实有太多复杂的因素。比如说银行放贷的意愿,以及个人、企业的现金持有量,都会影响到货币扩张的机制。
我们上面说的是,银行把可以贷款的钱全都贷出去。但如果经济形势不好,银行就不敢贷太多钱出去,宁愿让钱趴在账上。如果每个银行都是这样,即便央行大力降准,银行不愿意冒风险放贷,刺激经济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
我们国家,1998年就出现了近20多年来最大的降准。当时的存款准备金率直接从13%降低到了8%,但是1999年的经济增速还是上不去,GDP 增速仍然创下了9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原因是什么呢?
说到底,就是大家都太悲观,银行不愿意放贷出去,所以即使降准,信贷规模也起不来。所以说,银行放贷的意愿会影响到信用扩张的机制。
另外一个,就是个人和企业现金的持有量。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过年过节的时候,大家用到现金的情况比较多,所以现金的使用量会节节地上升。
以前工资拿到了会存一部分到银行,现在因为过年,不仅不存还会去很多钱出来用,那么这样会导致银行的信用扩张机制也跟着收缩。所以,我们经常会在媒体上听到:过年了,央行得放一点水,来补充基础货币的投放,其实就是为了给这个货币扩张的机制来补充水。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想要学习更多内容,请搜所关注公众号:汇金掌舵手
以小观大把握最新局势,见微知著体悟商业潮流,赚取人心,获得财富,回馈社会。商业时代必看的公众号,为你提供延伸的价值资讯!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公众号,洞察商业价投本质
“点赞”是喜欢,“在看”是真爱